當前位置:首頁 ? » 涂料手冊 ? 正文

涂裝工藝性能檢測問題

1296 人參與  2013年06月29日 03:43  分類 : 涂料手冊  評論

性能檢測

1、一些常用試劑的近似比重、百分含量和摩爾濃度

名 稱

分子式

重量百分比

(%)

比重

摩爾濃度

鹽 酸

HCl

36~38

1.18

12

硫 酸

H2SO4

95~98

1.84

18

硝 酸

HNO3

65~68

1.52

15

磷 酸

H3PO4

85

1.71

15

氫氟酸

HF

42

1.15

24

乙 酸

CH3COH4

99

1.05

18

2、酚酞、溴汾藍指示劑的配制方法

酚酞:稱取1.0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溴酚藍:稱取0.1g溴酚藍溶于3ml 0.05mol/L NaOH溶液中加水稀至100ml。

3、脫脂劑總堿度測定方法

用移液管取10ml脫脂工作液于錐形瓶中,加蒸餾水80~100ml,滴入3~4滴溴酚藍(甲基橙)指示劑,以0.05mol/L的H2SO4(或0.1mol/L的HCl)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藍色變為黃色,讀取耗用的酸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總堿“點”數。

4、脫脂劑游離堿度的測定方法

用移液管取10ml脫脂工作液于錐形瓶中,加蒸餾水80~100ml,滴入2~3滴酚酞指示劑,以0.05mol/L的H2SO4(或0.1mol/L的HCl)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紅色剛好消失為終點,讀取耗用的酸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游離堿“點”數。

5、用于噴淋的脫脂劑如何檢測消泡性能?

將試液倒入100ml具塞量筒內使液面距離塞下端面70mm,蓋塞,在30±2℃的水浴或電烘箱中放置10min取出,立即上下搖動1min,上下搖動的距離約為0.33m,頻率為100~110次/min,搖動完畢后,打開筒塞,盛試液的量筒置于30±2℃的水浴或電烘箱中靜置3min,觀察泡沫消失情況,記下殘留泡沫高度(應為泡沫高、低值的平均數)。

6、磷化液中游離酸度測定方法

移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蒸餾水80~100ml,滴入3~4滴溴酚藍指示劑,搖勻,以0.1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由黃色變為藍色,讀取耗用的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游離酸“點”數。

7、磷化液中總堿度測定方法

移取10ml磷化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蒸餾水80~100ml,滴入3~4滴溴酚藍指示劑,搖勻,以0.1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讀取耗用的標準溶液的毫升數即為總酸度“點”數。

8、磷化膜耐酸性檢測

比較磷化膜在pH為2的酸液中5min的質量差,來評價磷化膜耐酸性。

9、磷化膜耐堿性檢測

比較磷化膜在浸0.1mol/L的NaOH溶液中,5min前后的質量差,來評價磷化膜的耐堿性。

10、磷化膜陽極電泳時溶出量的測定

⑴將吹干的磷化膜稱重,其重量以W1表示。

⑵將該板電泳,并水洗去掉表面浮漆。

⑶用有機溶劑(如溶解力強的酮類溶劑)洗去電泳涂膜,洗時不要拭擦。

⑷反復清洗吹干后稱重,直至恒重為止,其重量以W2表示。

⑸在71℃~82℃的鉻酸溶液中處理10min~15min,以除去磷化膜。在沖洗與吹干后再稱量,其重量以W3表示。

磷化膜溶出量=(W1-W2)/W1-W3×100%

11、磷化膜耐腐蝕性能檢測

⑴浸漬法。將磷化后的試板降至室溫,浸入3%的NaCl溶液中(溶液只用一次有效),在15~25℃保持1h,取出試樣,洗凈吹干,基體金屬不應出現銹蝕。(棱邊、孔、角及焊縫處除外)。

⑵點滴法。在15~25℃下,磷化膜表面滴一滴檢驗溶液,同時按動秒表,觀察液滴從天藍色變為淺黃色或淡紅色的時間,一般要求變色時間不應低于30s。此法可作為工序間磷化膜質量的快速檢驗。

檢驗液的組成和含量如下:

硫酸銅(CuSO4·5H2O)41g/L,氯化鈉(NaCl)35g/L,0.1mol/L鹽酸(HCl)13ml(在5~35℃下)。

檢驗液用試劑為化學純,水為蒸餾水,溶液有效使用期為一周。

耐CuSO4點滴時間由供需雙方確定。一般作為油漆底層的鋅系膜耐CuSO4點滴時間20~30s即可滿足涂裝要求。不必過份強調耐CuSO4點滴時間的長短。因為磷化膜厚,盡管本身的耐蝕性較好,但與漆膜配套后不一定會提高工件的耐蝕性,甚至反而會影響陰極電泳涂層的附著力。所以只要能保證磷化后3~5天涂裝不泛黃即可(實際磷化后24h內涂裝更能保證質量)。

12、磷化膜鹽霧試驗、測定方法及評定

未進行后處理的磷化膜的耐蝕性能,按國GB6548-86中規定的中性鹽霧試驗方法檢驗有關耐蝕性能,對于磷化處理的鋼鐵工件及材料,當進行鹽霧試驗時,首先出現腐蝕的允許最小暴露時間如下:對于鋅系磷化膜,允許出現腐蝕產物的最好時間為2h,對于錳系和鐵系則為1.5h,耐對于鋅、鋁、鎘及其合金的磷化膜耐蝕性能也可按該要求供需雙方協商決定。

13、磷化膜與涂膜配套附著力檢測方法有哪幾種?

劃圈法、劃格法、粘結力測定法、剝離試驗法等。

14、采用劃格法檢測涂膜附著力方法

采用劃格法時,劃針有采用11號縫紉機針的,有采用唱針的,有采用單面刀片的,ISO標準規定采用30°角的單刃刀具或帶有6個刀口(1~2mm間距)的多刃刀具。采用針或刃具,在漆膜表面縱橫垂直方向每格1mm各劃6條條痕,切穿漆膜整個深度,然后手指輕輕觸摸,漆膜應完全不脫落。根據ISO標準,分為6個級:

0級:漆膜完整,沒有一個方格脫落;

1級:切割交叉處漆膜脫落不大于5%;

2級:漆膜脫落大于5%,不大于15%;

3級:漆膜大片脫落,不大于35%;

4級:漆膜大片脫落,不大于65%;

5級:漆膜大片脫落,大于65%。

此外還有粘結力測定法,剝離試驗法等均能測定漆膜的附著力。

15、磷化膜二次附著力的測定方法

磷化膜涂裝后測定的附著力稱為一次附著力。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耐溫水試驗后再測定的附著力稱為二次附著力。一般是在耐水試驗后的樣板上用劃格法作附著力測定,以膠帶剝離后觀察涂膜脫落等級,一般均為平行比較試驗。試驗條件采用40℃蒸餾水浸240h后測定。

16、磷化膜與涂膜配套的耐沖擊性能檢測方法

GB/T 1732-93涂層耐沖擊測定法,規定了以固定質量的重錘落于試板上而不引起涂層破壞的最大高度(cm)表示的涂層耐沖擊性的試驗方法。

測定方法是以一定質量的重錘自某一高度落在涂裝工件表面上耐不引起涂層破壞的最大高度(cm)來表示。試驗裝置的滑筒高為50±0.1cm,重錘質量為1000g,沖頭上有一鋼珠與鐵砧凹槽中心對準。測試時,將欲測的樣板朝上平放在鐵砧上,將重錘提升到規定高度,控制按鈕,重量錘自由落下,取出樣板用4倍放大鏡觀察。涂層無裂紋,皺皮,脫落為合格。試驗應在25±1℃相對濕度65±5%的條件下進行。

記錄重錘落于試板上的高度,同一試板進行三次沖擊試驗。

磷化膜與涂層配套性。在采用陰極電泳漆的場合,測量磷化膜與陰極電泳漆的配套性,可以用沖擊和二次附著力試驗來考核。按工藝要求磷化和電泳的樣板在烘干以后,在正面沖擊點通過的情況下,觀察反面的電泳漆膜破壞情況。當反面沖擊點的漆膜不呈放射性破裂,即可證明磷化膜與該電泳漆的配套性良好,也可以認為該磷化膜處理良好,處理不好或配套性不好的磷化膜,與漆膜的結合性能甚至不及不磷化的鋼板。

閱讀全文

本文標簽:涂料檢測方法  涂裝基本知識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相關文章
    • 撒哈拉之眼,地球十大地貌奇觀之一

      撒哈拉之眼這種奇特的地貌存在于撒哈拉沙漠中,撒哈拉之眼到底是怎么一回亊呢?“撤哈拉之眼”位于撤哈拉沙漠的西南部,撒哈拉之眼直徑達到48公里的巨大同心圓結構,由于撒哈拉之眼的這種結構看起來猶如人的眼睛,所以被人們稱為“撤哈拉之眼”?!叭龉?quot;又被人

      分類 : 涂料手冊 | 瀏覽 : 1296次
    • 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是誰發現的?

      什么是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是誰發現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質量守恒定律最先是由俄國科學家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在1756年借由實驗發現了質量守恒定律,從而確定燃素說是錯誤的,后來在18世紀的晚期,又由安托萬·拉瓦錫(Antoin

      分類 : 涂料手冊 | 瀏覽 : 1296次
    • VOCs監測市場或達15億 改寫PM2.5測量標準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關于VOCs監測市場或達15億改寫PM2.5測量標準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據了解,長期以來,由于技術和設備等因素限制,我國空氣中超細顆粒只能在常溫下進行質量稱算,但是在冷卻環節一般就會產生50%的誤差。從“克”到“個”,空氣中超細顆粒

      分類 : 涂料手冊 | 瀏覽 : 1296次
    • 涂層光澤測定法

      光澤測定在GB9754-88《不含金屬顏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鏡面光澤的測定》標準中己有了規定。在涂裝施工現場中,涂層光澤是一個經常要檢測的項目,可以用便攜式光撇,如BYK-Gardner公司制造的微型光澤儀。必須指出的是,為了

      分類 : 涂料手冊 | 瀏覽 : 1296次

    Powered By Z-Blog Copyright dianyongqi.com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7018394號-2
    免責聲明

    本站內容由網友提供,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網站不對網站真實性負責,如有違反您的利益,請與我們聯系!QQ:3323300542

    亚洲女人天堂网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