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行業排行榜和行業知識
前處理的日常管理可認為決定了前處理的質量,因而要求高精度的管理技術?,F今在現代化的轎車車身前處理上很多采用自動管理系統??墒?,常發生故障和失誤,處在完全無人工管理還很難的現狀。1前處理工藝的日常管理實例(全浸處理方式)生產規模:15000臺/月。月時基數:350小時2班,負荷系數:95%。白車身的清掃:為防止焊裝后的白車身將塵埃、顆粒帶入涂裝工程中對白車身必須進行清掃。用吹風槍及吸塵器或高壓水槍,除去焊接的飛測物,焊口打磨灰(鐵粉)等。帶入量的管理值:100G/臺以下。用吹風槍、吸塵器或高壓水槍等的機械除塵法很難殼全除凈,鐵粉等的帶入常成為涂裝顆粒(麻點)。據介紹,造成電泳涂膜塵埃缺陷的灰塵230為金屬粉塵(白車身帶來的440-250um的焊渣、切削粉),因此須徹底清
現代化的前處理生產線管理從處理液的濃度和藥品、水的補給、溫度管理到生產線起動等,幾乎都是自動化的。以前周六、周日和長期休假后的第一無,100立方米左右的處理液槽的升溫,需提前2-3h加熱?,F今采用計算機和功能、精度高的控制閥,借助計時器控制,冬季提前加熱就可實現自動化。為保險還是人工與自動控制并用。前處理是涂裝工程的入口,如因故障停線,則立即影響涂裝前的焊裝線和涂裝后的內飾、總裝線,造成停產。在生產節拍為60s/臺的生產線上,“突?!保ㄉa線停1-2min)就會造成生產線混亂。所以努力防止生產線停止是件大事。
前處理的目的是在汽車車體金屬面上形成致密的磷化膜的處理工藝,使僅2-3g平方米的磷化膜保護車體(金屬面)10年以上不生銹成為可能。前處理是微型的化學處理,為得到優質穩定的質量,必須要有高精度的設備和工藝管理。1生產臺數的變動由前處理(特別是磷化處理)的化學反應,生成結晶膜,因而可根據處理面積設定藥品濃度。隨處理臺數(處理面積)變動槽內的藥品濃度產生變化,超出設定范圍外的場合就處理不良。2帶入油的變動為沖壓成形和除塵鋼板表面的塵埃,顆粒使用洗凈油(拉延油兼用)的油量變動,品種的變更,而影響脫脂能力的變化。3鍍鋅鋼板和鋁材的變動普通鋼板和鍍鋅鋼板,鋁材的比率大的變動后,磷化膜的結晶產生變化。汽車生產線經常產生條件變化,要對前處理不產生影響,就需進行必要的管理。關于上述
隨著電泳涂裝技術的采用促使車身的前處理工藝迅速由噴射方式革新為全浸處理方式,以解決噴射處理車身未處理完全的油污(車身的內表面和袋狀部位的油污除不凈)被帶入電泳槽內,加上電泳槽液中溶劑和金屬溶質而產生電解脫脂,其結果電泳涂膜上產生縮孔。采用全浸處理方式是使車身內表面盡可能處理完善,并提高其防銹力。在連續全浸式處理場合,車身頂部內表面的空氣排不盡,形成氣包,甚至能將車體浮起,產生生產線停產事故。氣包未處理部位,當然,防銹力不足。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種種改進方法,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新設備、裝置,如圖所示的垂直全浸式處理設備(VERTAK),最近開發成功的旋轉全浸式處理設備RoDip-3。 RoDip-3前處理和電泳設備:車身在輸送鏈上直線運行,可
汽車車身的前處理工藝一般由預脫脂、脫脂、水洗、表調、磷化、水洗、純水洗等10多道基本工序組成。工序1-3為除油清洗(脫脂)工序。用熱水和熱堿液噴浸結合的方法清洗車身。通過脫脂劑中的堿性物質對油污皂化及表面活性劑的浸潤、分散、乳化及增溶作用達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脫脂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脫脂溫度、脫脂時間、機械作用和脫脂劑等四個因素。脫脂溫度:一般來說,溫度越高、脫脂效果越好。溫度高使油污的黏度降低,加速皂化等化學反應和表面活性劑的浸潤、乳化、分散等作用。但不是所有場合都是溫度越高越好,各種脫脂劑都有其合適的溫度范圍,過高的溫度會使某些脫脂液中的表面活性劑析出聚集,附著在被清洗的表面上,造成磷化膜發花不均。脫脂時間:必須保證有足夠的脫脂時間,噴射方式的脫脂時間一般為1-3min,浸
前處理是涂裝工藝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為獲得最佳的磷化膜,確保產量和處理面積,必須精心設計和選用前處理工藝及設備。在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必要條件:被處理物(車身〉的大小、形狀及面積,材質(鋼板種類、鋁材等〉,產量(或生產節拍臺〉,被涂物的輸送方式(間歇步進式,連續方式〉,處理方式〔噴射方式,浸漬方式〉,設備場地(空間〉,運行效率〔80%-90%〉,前處理的質量基準等。前處理的處理方式按處理液與被處理件的接觸方式可分兩大類,噴射方式和浸漬方式。1980年以前汽車車身涂裝前處理方式是噴射式,基于噴射方式處理所得磷化膜的P比偏低和車身內表面處理不完善(處理面積80%左右,而采用浸漬處理方式可達到車體面積的95%~100%〉等憋端,1980年后變為以浸漬方式為主流?,F今只有批量生產的大
磷化膜的組成及其耐蝕性:在鋼板上的磷化膜結晶是由磷酸鋅和磷酸二鋅鐵組成。鋅鹽磷化膜中磷酸鋅和磷酸二鋅鐵的X射線衍射強度比稱為P比。P比是兩種磷酸鹽結晶的含量之比。另外,鋅鹽磷化膜在電泳涂膜烘干時,膜中的4個結晶水的鹽脫水變成2個結晶水鹽。隨后,毛細管現象透過涂膜的水分,使其還原為4個結晶水鹽時,磷化膜的體積膨脹,而使磷化膜產生內應力,再因加水分解而使磷化膜產生明顯地劣化?,F今,汽車涂裝最廣泛應用的是涂裝前鋅鹽磷化處理液中添加Ni和Mn。關于磷化膜中的Ni和Mn的效果有種種說法。例如,添加Ni能使磷化膜結晶微細化,提高附著力,能防止恢復成4個結晶水磷酸鋅鹽,而提高耐水試驗后的二次附著力;在鍍鋅層界面析出和鋅鹽磷化膜中的Ni能促進在濕式腐蝕時的堿性氯化鋅的生成,
磷化處理的反應機理:磷化膜是靠化學反應生成的。充分脫脂過的金屬表面,并進行表面調整,是生成磷化膜的最適宜條件?;瘜W反應由磷酸的離解反應和成膜反應組成。磷化處理的主要成分是磷酸(H3PO4),磷酸在水溶液中三次離解,在25度下它們的離解常數如下:由離解常數可知,在水溶液中(2-1-1)式的反應容易進行,(2-1-3)式反應幾乎不能進行。還有,對應磷酸的三種離解狀態,生成三種金屬鹽。當金屬是Zn,Fe等二價金屬時,生成如以下所示的鹽。第一種磷酸鹽:Me(h2PO4)2,又稱磷酸二氫鹽。第二種磷酸鹽:MeHPO4又稱磷酸一氫鹽。第三種磷酸鹽:ME3(PO4)2又稱磷酸鹽。一般,"2價金屬的第一種磷酸鹽是可溶性的,第二種磷酸鹽
為獲得前述的汽車涂層的耐久性、耐腐蝕性,都采用磷化處理作為涂裝的前處理。磷化處理(又稱磷酸鹽化學處理)是利用磷酸的離解(平衡)反應在清洗(脫脂)過的金屬底材表面上析出不溶性的磷酸金屬鹽的(磷化膜)技術。磷化膜的功能是提高涂布在其上的涂膜(電泳涂膜)的附著力和耐蝕性。關于附著力,因所制得磷化膜結晶微溶入金屬表面,結晶的附著力良好。還有,由于無數的結晶的表面凹凸,表面積增大,提高了涂膜的附著力。然后,隨著涂膜附著力的提高,防止腐蝕生成物質的侵入,而提高了其耐蝕性(尤其能抑制漆膜下的擴蝕)。未磷化處理過的短期內涂膜就起泡生銹。透過涂膜的水、空氣,到達鋼板表面,形成紅銹將漆膜鼓起,透過涂膜的水、空氣到達鍍鋅鋼板,形成白銹,還與涂膜反應成金屬皂,其體積增大!"倍,因而更強力地